海军医学杂志

 

主管:海军军医大学
主办: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主任委员:鞠金涛
主编:张殿勇
编辑部主任:甘辉亮

   创刊于1980年,是报道海军基础医学、军事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的医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曾先后多次在全军医学期刊评比中获得“优秀期刊奖”、“优秀编辑奖”“”上海市高校特色期刊“等荣誉。 


军事医学

  • 野外训练条件下医护人员焦虑状况调查及思考

    李淑英;朱俊蓉;梁欣;刘欣燕;

    目的 研究野外训练条件下参演医护人员的焦虑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野外训练前心理教育及辅导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横断面调查81名参加野外训练的医护人员,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筛选影响焦虑产生的相关变量,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野外训练应激条件下医护人员焦虑检出率为14.81%,不同性别、参加演练次数、是否有子女、父母亲身体状况、可耐受训练任务、消遣活动、个人职称等变量间的焦虑产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及父母亲身体状况是影响焦虑产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野外训练应激条件下部分医护人员存在焦虑心理,焦虑的产生受个人、家庭、训练环境等多因素影响,应从多方面进行野外训练前心理教育及辅导。

    2025年08期 v.46;No.227 759-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3K]
  • 腹股沟下显微镜技术治疗疼痛性精索静脉曲张部队患者的效果研究

    李蓉;蒲彦桦;阮一鸣;李杰;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腹股沟下显微镜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所导致阴囊疼痛部队患者的效果,同时了解对术后疼痛缓解的关联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合并阴囊疼痛而接受腹股沟下显微镜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的105例部队患者资料,统计患者的年龄、曲张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术后随访半年,通过体格检查和彩超对术后的疗效、复发及疼痛缓解率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24.13岁,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5.02 min,术后总体有效率为97.14%,术后疼痛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和无反应率分别为77.14%、16.19%和6.67%。随访期间,3例患者复发(2.86%),1例患者(0.95%)鞘膜积液,2例(1.9%)并发附睾炎,术前精索静脉曲张程度与术后疼痛缓解率有相关性(P<0.001)。结论 显微外科腹股沟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阴囊疼痛患者的有效方法,精索静脉曲张程度与术后疼痛的缓解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作为术前预测疗效的指标。

    2025年08期 v.46;No.227 763-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 针灸在舰艇长远航卫勤保障中的应用与思考

    赵河通;汤晓冬;李伟红;

    随着海军长远航任务增加,舰员面临的健康挑战也随之增多。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部分,因其无需药物和即时施治的优势,被纳入军事医疗保健中。针灸针对航海过程中常见的急慢性疾病,包括急性扭伤、晕动病、失眠、心理健康问题等,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为提升远洋航海医疗保障,建议建设专业化的卫生士官针灸队伍,并针对海上环境进行专门培训。虽然针灸在海上应用时面临着空间限制和环境不稳定等问题,但通过开展健康宣教和提供政策支持,可以提高舰员对针灸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因此,应该充分发挥针灸的治疗优势,发掘其在长远航卫勤保障中的价值。

    2025年08期 v.46;No.227 767-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 以军事医学问题为导向的医学机能学自主设计性实验探索及实践

    余立华;卢占英;任安经;

    高素质创新型军事医学人才培养是我国军队医学院校培养的重要内容。自主设计性实验在培养学员创新实践能力、推动创新型军事医学人才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医学机能学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为切入点,开展以军事医学问题为导向的设计性实验,探索出“兴趣激励-氛围营造-合作探索-成果转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并建立多元化多维度的考核评价体系,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有效地培养了学员姓军为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提升了学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创新医学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5年08期 v.46;No.227 769-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 长期服役男性官兵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徐良志;沈力炀;刘诗凝;陈月桂;秦照权;杨琼;

    目的 剖析长期服役的2种兵种官兵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调取2023年1—12月在东部战区海军医院体检的30岁及以上且服役时间为8年以上的共2 775名陆勤部队(简称“陆勤”)官兵和水面舰艇部队(简称“海勤”)官兵的~(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资料,分析Hp感染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处理数据,对比不同年龄段、2种兵种官兵间的感染率差异。结果 2 775名官兵中,总体感染率为33.56%,其中,30~39岁和40岁及以上年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陆勤组和海勤组总体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39岁年龄段的陆勤组感染率高于海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及以上陆勤组和海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长期服役官兵中,Hp感染率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这得益于部队长期健康教育的深入实施,官兵保健意识的提高,部队生活条件、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感染后治疗方案的完善。30~39岁年龄组陆勤人员Hp感染率高于海勤人员,这可能与陆勤部队在野外驻训时条件受限及生活环境中有更多增加Hp感染概率的因素有关。

    2025年08期 v.46;No.227 773-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9K]
  • 某海岛医院疾控工作的实践与启示

    沈昊;袁捷;单文琪;胡雪菲;傅亚婷;常文军;肖良;

    总结某海岛医院疾控工作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为同类型海岛医院疾控工作开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围绕海岛医院疾控工作特点,回顾并总结具体做法和启示。为确保海岛人员的身心健康,需要深入了解海岛卫生防疫工作的地理隔离性、生态环境特殊性、人口流动复杂性、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性等特点,并据此实施有针对性的物资与医疗储备、生态防控结合、基层防疫能力、快速响应机制等防疫保障措施。通过这种策略,可以有效提升海岛的卫生防疫效果。

    2025年08期 v.46;No.227 776-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 军队三级综合医院筹建日间病房的思考

    卢伟;李健峰;张益明;

    目的 阐述军队三级综合医院日间病房筹建期间工作策略。方法 依据国家、军队政策法规,借鉴成功经验,结合当前军队医院适度规模集约发展的特点,分析矛盾困难,并梳理建设要点重点。结果 围绕质量安全、收治方式、流程改造、激励措施和分级诊疗体系等要素,形成日间病房建设策略。结论 通过日间病房诊疗模式建设难点要点分析,有利于军队医院把握日间病房诊疗标准要求,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

    2025年08期 v.46;No.227 779-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读者·作者·编者

  • 关于不法分子冒充《海军医学杂志》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声明

    本刊编辑部;

    <正>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本刊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向已发表论文的通信作者、作者发送诈骗邮件、短信等,要求添加微信好友,其理由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谎称已刊发稿件需要核查作者信息;(2)谎称已刊发稿件需要进行文章抽查、数据抽查;(3)谎称已刊发稿件因数据库调整需要更换链接;(4)谎称近期已刊发稿件需要确认刊期;(5)邀请专家加入学术群。在此,本刊编辑部郑重声明:1.本刊对外发送邮件的工作邮箱是:hjyx@chinajournal.net.cn。

    2025年08期 v.46;No.227 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 关于论文写作中的摘要撰写要求

    本刊编辑部;

    <正>摘要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若文章在3 000字以下可以略去摘要(如短篇、个案类文稿)。摘要的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目的需简要介绍研究的前提、目的及重要意义;方法需简单描述研究类型、研究对象(说明纳入患者的具体医院等)、材料、分组、采用的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不需要介绍具体统计学方法;结果中针对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列出主要的、有意义的或新发现的研究结果,指出临床与统计学的意义和价值;结论是针对结果的分析、评价和应用,不宜提出超出研究结果范围的过度推论,同时指出结论的理论或实用价值。摘要中不列图表,不得引用公式和参考文献,不得引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英文缩略语首次出现需注明中、英文全称。中文摘要以35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2025年08期 v.46;No.227 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论著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鼻腔冲洗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杨培培;张海庆;陈思霖;王旭平;

    目的 分析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RFA)联合鼻腔冲洗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泰康仙林鼓楼医院进行诊治的120例伴鼻中隔偏曲的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鼻腔冲洗治疗,观察组行低温等离子RFA联合鼻腔冲洗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免疫功能、炎症水平、生活质量、安全性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升高,免疫球蛋白E(IgE)、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缺氧诱导因子-1(HIF-1)、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下降,且观察组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IgE、TSLP、HIF-1、Fe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鼻结膜炎生命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RFA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可有效改善伴鼻中隔偏曲的AR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从而提升疗效及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08期 v.46;No.227 782-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 血清PⅢNP、IGF-1、NTpro-BNP对老年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价值分析

    芮学琪;林天宇;朱苏文;

    目的 探究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对老年慢性左心衰竭患者(CLHF)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CLHF患者,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n=34)、Ⅲ级(n=29)、Ⅳ级(n=29),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心血管终点事件分为预后良好组(n=62)和预后不良组(n=30)。比较不同组别的一般资料、PⅢNP、IGF-1、NTpro-BN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LH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构建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老年CLHF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组,3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D)比较Ⅱ级<Ⅲ级<Ⅳ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Ⅱ级>Ⅲ级>Ⅳ级(P<0.05),PⅢNP、NTpro-BNP水平比较Ⅱ级<Ⅲ级<Ⅳ级(P<0.05),IGF-1水平比较Ⅱ级>Ⅲ级>Ⅳ级(P<0.05)。预后良好组的PⅢNP、NTpro-BNP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IGF-1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ⅢNP、IGF-1及NTpro-BNP是老年CLH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老年CLHF患者的PⅢNP及NTpro-BNP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IGF-1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PⅢNP、IGF-1及NTpro-BNP联合预测老年CLHF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PⅢNP、IGF-1及NTpro-BNP单独预测。结论 血清PⅢNP、IGF-1、NTpro-BNP对老年CLHF患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有良好价值。

    2025年08期 v.46;No.227 787-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低估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风险模型构建

    王人杰;陈立丰;潘志平;沈莉敏;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低估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选取宜兴市中医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5例经US-FNAC诊断为DCIS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0~76岁。根据患者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分为被低估组(27例)和未被低估组(78例)。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分析影响DCIS被低估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用曲线下面积(AUC)分析预测模型对DCIS术前被低估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被低估组可触及肿块占比、肿瘤大小>2 cm占比、伴微钙化占比、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为4B~5级占比均高于未被低估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OR=4.453,95%CI:1.890~10.486)、伴微钙化(OR=3.079,95%CI:1.650~5.742)、BI-RADS分类(OR=5.211,95%CI:2.528~10.740)是影响DCIS术前被低估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经Bootstrap法内部验证显示,C-index为0.865(95%CI:0.785~0.952),预测DCIS术前被低估的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DCIS术前被低估的灵敏度为87.90%、特异度为88.60%,AUC为0.895(95%CI:0.823~0.966)。结论 肿瘤大小、伴微钙化、BI-RADS分类是影响DCIS术前被低估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较好地评估DCIS术前被低估的发生风险。

    2025年08期 v.46;No.227 793-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 瑞马唑仑及丙泊酚对麻醉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梅蓝艳;黄杰锋;陈玲;

    目的 评估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在麻醉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马唑仑组和丙泊酚组,各50例。瑞马唑仑组:初始剂量7 mg瑞马唑仑静脉注射,以0.1~0.2 mg/(kg·h)的速率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组:初始剂量为1.5~2.5 mg/kg静脉注射,以4~6 mg/(kg·h)的速率持续静脉泵注。2组患者均接受标准化麻醉诱导,比较2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手术时(T2)、苏醒时(T3)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脑电双频指数;术后24 h血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肾上腺素、皮质醇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变化;评估2组患者麻醉深度、镇静警觉评分(OAA/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瑞马唑仑组,丙泊酚组T1和T2心率和收缩压均升高,CRP、IL-6水平在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 h均升高,在术后24 h CD3~+和CD4~+/CD8~+高于瑞马唑仑组(P<0.05);瑞马唑仑组的意识消失时间长于丙泊酚组(P<0.05),而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丙泊酚组(均P<0.05);瑞马唑仑组在手术开始时和手术1 h的评分低于丙泊酚组(P<0.05);丙泊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瑞马唑仑组(P<0.05)。结论 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相较于丙泊酚,瑞马唑仑在血流动力学、炎症反应及应激水平等方面影响较稳定。

    2025年08期 v.46;No.227 798-8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 血miR-192、PD-1、Tim-3及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情况在梅毒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董莉;董媛媛;何苗;

    目的 探讨血液中微小RNA-192(miR-192)、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域蛋白3(Tim-3)及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Wnt家族成员1(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表达在梅毒分期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梅毒的诊断和分期提供更准确的生物学指标。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确诊的106例梅毒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取4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年龄(34.71±3.59)岁,男性68例,女性38例;对照组年龄(34.25±3.62)岁,男性26例,女性22例。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患者血液中miR-192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PD-1、Tim-3、Wnt1、β-catenin、DKK1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梅毒分期患者的指标差异,分析梅毒分期与miR-192、PD-1、Tim-3及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对梅毒分期的预测效能。结果 研究组miR-192、Wnt1和DKK1水平低于对照组,PD-1、Tim-3、β-cateni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梅毒患者miR-192、Wnt1和DKK1表达水平隐性>一期>二期>三期,PD-1、Tim-3、β-catenin表达水平隐性<一期<二期<三期(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梅毒患者miR-192、Wnt1和DKK1水平与梅毒分期呈负相关,PD-1、Tim-3、β-catenin水平与梅毒分期呈正相关(P<0.05)。Tim-3预测梅毒分期的准确度最高,灵敏度为83.1%,特异度为70.2%。上述指标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可达0.943,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血miR-192、PD-1、Tim-3及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水平与梅毒的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梅毒分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梅毒的分期和治疗提供新的生物学参数。

    2025年08期 v.46;No.227 805-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 TAPP在隐匿疝探查中的优势及其与TEP和传统手术的比较

    牛磊;刘烺飚;武亚东;蔡军;

    目的 探讨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对隐匿疝的探查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腹股沟疝手术的6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APP组(316例)、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组(257例)和传统开放式手术组(109例)。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疝复发情况,并记录术中隐匿疝的发现情况。结果 TAPP组的手术时间短于TEP组和传统开放式手术组(P<0.05),出血量高于TEP组但低于传统开放式手术组(P<0.05)。TAPP组和TEP组的下床时间和出院时间无差异,但均短于传统开放式手术组(P<0.05)。术中隐匿疝的发现率TAPP组为31.96%,TEP组为24.90%,传统开放式手术组为14.68%。术后并发症和疝复发率TAPP组与TE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低于传统开放式手术组(P<0.05)。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评分显示,TAPP组和TEP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传统开放式手术组,且术后疼痛评分低于传统开放式手术组(P<0.05)。结论 TAPP在隐匿疝的发现和处理方面效果最好,TEP次之,传统开放式手术最差。TAPP和TEP在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和减少术后疼痛方面均优于传统开放式手术,具有优势。建议在临床实践中优先考虑微创手术方式。

    2025年08期 v.46;No.227 811-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 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疗效观察

    胡风云;丁连娥;陈芬芬;曹晓莉;储海;马凯;郑纯;

    目的 探究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应用雷珠单抗+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疗效及对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央黄斑厚度(CMT)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收治的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中选取70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以雷珠单抗治疗,研究组予以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BCVA、CMT、眼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健康调查简表(SF-36)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2,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后CMT、眼压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BCVA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治疗3、6、12个月后BCVA、CMT、眼压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白内障发生率、一过性眼压增高发生率、结膜下出血发生率、视网膜脱落发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2个月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治疗12个月后SF-36量表总分升高差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珠单抗与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用,对BRVO所致黄斑水肿疗效好,可有效改善患者BCVA、CMT与眼压,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2025年08期 v.46;No.227 816-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 不同类别海上作业人员岗位作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曲丹;鞠晓北;高健;

    目的 调研海上作业人员岗位作业能力需求,探索和建立不同类别海上作业人员岗位作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查阅、聚类分析、关键事件、权重计算、专家评估等方法。结果 经过指标初筛、权重计算和专家校验,最终建立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个维度共24项具体指标,并根据权重进行了排序,各项指标变异系数<20%。结论 不同类别海上作业人员岗位作业能力评价指标的建立,不仅健全了海上作业人员岗位能力评价体系内容,还能满足海上作业保障能力提升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2025年08期 v.46;No.227 82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 基于CiteSpace的新技术在学术期刊出版中的研究进展

    王岳杨;莫琳芳;蔡靓;胡友花;杨柳;薛风照;甘辉亮;

    目的 对新技术在学术期刊出版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我国新技术应用于学术期刊出版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方法 在中国知网中以检索式“SU%=‘学术期刊出版’×(‘新技术’+‘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移动终端’+‘云计算’+‘互联网’+‘数据库’+‘VR/AR’+‘多媒体’)”进行检索,采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新技术应用于学术期刊出版中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文献436篇,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为《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纳入文献共有34位核心作者,作者间合作关系比较松散,研究机构间合作交流不够充分,跨机构合作有待加强。关键词共现、聚类、突显等维度分析具有显著特点。研究主要围绕“学术期刊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互联网+’背景下出版业的创新与发展”“媒体融合与学术期刊的传播策略”“人工智能在出版业的应用研究”“科技期刊在中国知网等平台的传播效果研究”共5个主题展开。结论 新技术应用于学术期刊出版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研究重点是数字化出版、新媒体融合、人才培养和期刊出版改革,目的是在数字化时代下探索学术期刊的人才培养方式、学术传播策略、创新发展道路以及融合发展方向。

    2025年08期 v.46;No.227 826-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 2680例无痛肠镜检查体检人群结直肠息肉检出情况及危险因素、预防对策分析

    鲁亚琴;王玉萍;吕凌云;周琳;陈琳;

    目的 探讨无痛肠镜检查体检人群结直肠息肉检出情况及危险因素、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1—12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无痛肠镜检查的健康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共纳入2 680例。收集检查结果,按照有无结直肠息肉分为无息肉组及息肉组,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予以调查分析,探究诱发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以此为结直肠息肉的预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检出结直肠息肉1 223例(45.63%),其中腺瘤性息肉633例(51.76%),非腺瘤性息肉587例(48.00%),肠癌3例(0.2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吸烟史、饮酒史、年龄40~59岁、高脂血症、C反应蛋白(CRP)>10 mg/L是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无痛肠镜检查体检人群中结直肠息肉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而男性、年龄40~59岁、合并高脂血症、吸烟史、饮酒史及CRP>10 mg/L者是结直肠息肉的高危人群,临床上需高度重视,做好结直肠息肉的防治及监护工作。

    2025年08期 v.46;No.227 833-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王牧涵;李文龙;冯子阳;唐河山;查占山;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HSC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TR分为PTR组(n=36)和非PTR组(n=68)。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HSCT患者PTR的因素。移植后连续随访3年,比较2组患者生存情况,并分析PTR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PTR组无血小板抗体配型、输注次数≥6次、有高热、有脾肿大、有感染、有皮肤黏膜出血的比例高于非PTR组,初诊血小板计数水平低于非PTR组(P<0.05)。无血小板抗体配型(β=-0.837)、输注次数≥6次(β=0.905)、高热(β=0.516)、脾肿大(β=0.773)、感染(β=0.695)是HSCT患者PT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TR组总生存期(OS)、无复发生存期(RFS)短于非PTR组(P<0.05)。PTR与较短的OS(HR=2.764,95%CI:1.267~6.643)、RFS(HR=2.139,95%CI:1.046~5.114)相关。结论 HSCT患者PTR发生与血小板抗体配型、输注次数、高热、脾肿大、感染有关;PTR会影响HSCT患者的预后,可缩短OS和RFS。

    2025年08期 v.46;No.227 839-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1K]
  • 基于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健康宣教在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生活管理中的应用

    刘梦莹;陈琳;

    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健康宣教在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生活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3年1—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 000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经信封法分为对照组(500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500例,常规护理+基于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健康宣教)。比较2组患者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统计Hp根除率与疾病复发率。结果 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HPLP-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予以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基于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健康宣教可优化其心理弹性,促使其落实健康生活行为,实现对病情的有效控制,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2025年08期 v.46;No.227 844-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短篇论著

  • 中医护理“技术包”对晚期肝癌患者癌性疼痛治疗的效果观察

    王懿;曾洁;董毓敏;杨雅;王玉秀;

    目的 探讨由癌痛教育、情志护理、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组成的中医护理“技术包”对晚期肝癌患者癌性疼痛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4年1—10月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收治的88例晚期肝癌伴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根据肿瘤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包”方案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周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三阶梯镇痛剂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及癌性爆发痛的次数。结果 干预1周后观察组简明疼痛评估量表评估疼痛干扰在生活、情绪、行走能力、与他人关系、睡眠、生活兴趣等维度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爆发痛发生人次数、止痛药使用情况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技术包”能有效缓解晚期肝癌患者癌性疼痛程度,减少爆发痛的次数、镇痛剂的使用剂量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年08期 v.46;No.227 849-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 初诊肝癌患者住院期间支持性照护需求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熊正香;李懿;包德雨;赵婷婷;朱利君;

    目的 了解初诊肝癌患者住院期间支持性照护需求水平,并探讨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110例初诊肝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34项癌症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简明问卷(SCNS-SF34)进行调查。结果 初诊肝癌患者住院期间支持性照护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长期照顾者身份类别、职业、对疾病了解程度、支付方式(P<0.05)。结论 初诊肝癌患者住院期间支持性照护需求处于较高水平,医护人员应针对性地给予其个性化的照护支持与指导,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制定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满足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

    2025年08期 v.46;No.227 85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 口腔黏膜移植物尿道成形术治疗硬化性萎缩性苔藓样变相关尿道狭窄的远期疗效

    孙彬;马珂;郎根强;邓晓俊;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移植物尿道成形术治疗硬化性萎缩性苔藓样变(LS)相关尿道狭窄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大学附属四一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口腔黏膜移植物尿道成形术治疗的18例LS相关尿道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病程4~20年,年龄25~70岁[(47.3±11.6)岁]。尿道狭窄段长度为2.0~11.0 cm[(6.4±1.7)cm]。术前最大尿流率为3.5~9.5 ml/s[(4.2±2.4)ml/s]。采用舌黏膜修补10例,颊黏膜修补8例。18例患者中接受阴茎腹侧纵行切开手术入路6例,冠状沟环形切开阴茎脱套手术入路7例,会阴部倒Y形切开阴茎逆脱套手术入路5例。结果 口腔黏膜移植物尿道成形术后患者随访7~36个月[(16.0±6.9)个月]。15例(83.3%)术后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为13.0~30.2 ml/s[(18.8±3.7) ml/s]。所有患者中3例(16.7%)术后出现尿道狭窄复发,对其中2例患者行尿道扩张术,1例再次行口腔黏膜移植物尿道成形术,术后排尿均通畅;1例(5.6%)患者出现尿道皮肤瘘,此患者行尿瘘修补术后治愈。结论 口腔黏膜移植物尿道成形术治疗LS相关尿道狭窄的患者,术后尿道狭窄复发率和尿瘘发生率低,远期疗效较好。

    2025年08期 v.46;No.227 857-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 断肢再植术后病情恶化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价值

    于全波;解琛;崔金凤;张新奇;

    目的 探讨断肢再植术后相关临床指标,并构建多指标联合的断肢再植术后病情恶化风险预测模型,评估其预测效能,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2月至2025年1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接受断指再植术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情恢复情况分为稳定组和并发症组,每组各75例。收集2组患者的断指部位、离断时间、缺血时间等术前资料。术后第7天,对患处皮肤颜色、指端皮肤温度、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流速度、静脉血流速度进行检测,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病情恶化的独立高危因素,构建多指标联合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稳定组的离断时间和缺血时间短于并发症组(P<0.001)。术后第7天,并发症组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流速度、静脉血流速度均低于稳定组(P<0.001),而患处皮肤颜色、指端皮肤温度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缺血时间(OR=5.153,P=0.007)、血氧饱和度(OR=0.148,P=0.003)和动脉血流速度(OR=0.500,P=0.002)是断肢再植术后病情恶化的独立高危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基于以上指标构建的多指标联合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998,预测效能优于单一指标。结论缺血时间、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流速度是断指再植术后病情恶化的有效预测指标。基于这些指标构建的多指标联合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了可靠依据。

    2025年08期 v.46;No.227 859-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综述与讲座

  • 载人离心机训练效果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刘书林;姚永杰;章亚莉;戴圣龙;王译鹤;田建全;

    载人离心机训练是航空航天领域中至关重要的训练手段之一。在飞行员和宇航员的培训中,身体素质、抗重力加速度(简称G)能力和应对能力至关重要。通过载人离心机训练,飞行员和宇航员可以在模拟高G环境下进行实际训练和实验,了解自己在高G值下的身体反应,提高对飞行过程中各种挑战的应对能力。在载人离心机训练中,对飞行员和宇航员进行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评估训练效果,可以了解训练对飞行员和宇航员技能水平的提升成效,指导进一步的培训和调整,提高其在高G值环境下的应对和操作技能。笔者从载人离心机训练生理指标监测、认知能力测试、技能水平评估、虚拟仿真训练、未来评估方向等方面对载人离心机训练效果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载人离心机训练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6;No.227 863-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 《海军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正>本刊是面向军队医疗卫生系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由海军军医大学主管,海军特色医学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统计源期刊,曾获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奖,上海市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上海市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等。欢迎军地医疗卫生系统的科研、临床、教学工作者及相关人士踊跃为本刊撰稿。1本刊主要栏目和刊稿范围

    2025年08期 v.46;No.227 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