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于1980年,是报道海军基础医学、军事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的医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曾先后多次在全军医学期刊评比中获得“优秀期刊奖”、“优秀编辑奖”“”上海市高校特色期刊“等荣誉。
目的 调查海军南方某部队严寒季节在北方高寒区驻训期间成批量冻伤的伤情特点,探讨应用CITE创面诊治原则处理冻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底及2019年底海军南方某部队在严寒季节分2批前往北方高寒区某综合训练场进行野外驻训期间官兵的冻伤情况,调查训练时的气温、装备、课目等,统计冻伤的总人数、各度冻伤人数、冻伤部位和冻伤发生时机等。冻伤伤病员返回南方驻地后进行检伤分类,并按CITE创面诊治原则进行处理。结果 2018年3 500名驻训人员中冻伤106例,2019年2 800名驻训人员中冻伤38例,冻伤发生率分别为3.03%和1.36%,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除训练时的气温(分别为-35℃和-20℃)差别较大外,防冻装备、训练内容等基本相同。2组冻伤伤病员中Ⅰ度冻伤均较多,分别为92例(发生率为2.63%)及29例(发生率为1.04%);前足部好发,分别为96例(占90.6%)及31例(占81.6%)。在冻伤发生时机方面,站立半小时以上冻伤分别为81例(占76.4%)及29例(占76.3%),与其他时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返回南方驻地后进行分类医疗处理,效果满意,无伤残发生。结论 尽管我军防寒装备及方法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在严寒天气野外驻训时仍可能发生成批大量冻伤,防寒防冻研究仍需加强。在处理成批伤员时,在坚持检伤分类、分级救治等战伤救治原则的同时,还应坚持“肿胀不消,伤口难愈”的CITE创面诊治原则和以消肿为中心环节的肢体外伤的救治理念。
目的 研究南方官兵赴北部寒区驻训冻伤患者的诊疗护理效果,为南方官兵赴北部寒区驻训出现冻伤提供临床护理工作依据。方法 选取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8例南方官兵赴北部寒区驻训的冻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CITE诊疗原则下,做好复温、创面等护理。采用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进行疼痛评估,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心理状况,根据评估结果予以相应的治疗护理。结果 18例冻伤患者按CITE诊疗原则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其冻伤情况为足部冻伤15例,其他部位冻伤3例。站立半小时及以上冻伤者14例,其余时间4例。经治疗护理后,18名患者疼痛评估得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护理干预前后SCL-90得分,患者抑郁、焦虑、敌对和精神病性4个因子得分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冻伤患者按CITE诊疗原则治疗和护理,关注患者体位、心理及疼痛情况的变化并给予对应的护理,能有效促进冻伤患者的康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目的 在加紧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背景下,通过建立系统、科学的航空军医在职教育培训体系,为保证飞行安全,直接助力飞行战斗力提供人才智力支撑。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法,从编制情况、人数需求、航卫保障和心理疏导能力等25个与航空兵部队航空军医职业教育和体系构建直接相关的需求要素入手,对55个航空兵部队基层单位共105名在职航空军医进行调查比对和数据分析。结果 承担作战训练任务的航空兵部队航空军医普遍存在年龄分布广,年轻干部比例高,航医室人员缺编严重且航卫保障方法技能培训需求迫切等现实问题。结论 该分析结果为构建航空军医在职教育培训体系提供有力数据支撑,明确了人员配置、航卫保障方法、航卫技能培训等诸多方面亟待完善的内容,为进一步提升航空卫生后勤保障水平,夯实航空军事人才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目的 探讨基于战现场情景下“虚拟伤员”培训软件对士兵海战伤急救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某部水面舰艇部队的60名士兵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便利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名,分别采用集体现场授课和“虚拟伤员”培训软件对其进行海战伤急救技能的培训,培训后第3个月比较2组士兵在急救技能知识得分和教学效果情况。结果 培训后第3个月,试验组在颅脑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伤急救、胸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伤急救、烧伤合并海水浸泡伤急救和海上核武器损伤急救4个赛站点的急救技能操作考核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教学效果评价中,试验组在案例设计合理、提高急救能力、提升应急能力、提升反思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试验组系统可用性量表(SUS)问卷调查结果得分为(69.21±15.30)分,结果提示此模拟训练软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便于操作学习,可以被受训者接受。结论 基于战现场情景下的“虚拟伤员”培训软件可以提高士兵的海战伤救治知识水平和综合救治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军队住院医师是军队卫勤保障的生力军,将其纳入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是引导军医学员由学历教育顺利过渡到任职教育的重要阶段,而从事超声专业的人员数量严重不足,需要通过不断完善培训模式,以使其胜任军队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超声诊疗工作岗位。笔者基于超声教研室近年来的培训经验,聚焦军改以来超声专业军队规培学员带教存在的重点问题,提出“完善带教老师岗前培训,突出军事医学特色”“立足卫勤保障需求,设立超声军事医学专题课程”“拓宽军事院校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结合军队规培学员特点建立责任导师制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引入超声军事医学特色新技术”5个方面的建议,以期完善军队住院医师超声规范化培训的带教模式,提高规培效率和质量,培养出军队所需、人民所需的高素质军医。
<正>军队卫生机构编制体制调整改革后,原军队各疗养院重新整编为疗养中心,主要分为联勤保障部队康复疗养中心和各军种特勤疗养中心2种,突出军兵种疗养康复卫勤保障特点成为各军种特勤疗养中心建设的重点[1]。战伤救治训练是新时代部队军事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军种特勤疗养中心应主动对接部队一线救治能力建设,开展战伤救治训练,
通过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六届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成绩,发现医学生在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临床教学的方法,完善临床技能课程体系,充分使用临床模拟教学平台,组成专门的临床技能教师团队,加强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提升医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
介绍了俄罗斯军队医疗物资保障体系的整体运作模式和履行医疗物资供给职能的机构的任务使命和工作特点。关注了俄罗斯海军医疗物资保障工作的开展环节,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舰船从提出申请到接收物资的日常组织流程,出海舰船进行医疗物资补给的主要渠道和具体做法,以及在建舰船实现医疗物资保障的方式方法。通过总结俄罗斯海军医疗物资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与运作模式,提出对我国海军开展医疗物资保障工作的相关启示。
合成生物学作为颠覆性技术之一,其军事应用已初现端倪。为应对合成生物学带来的潜在生物威胁,争取未来战场的主动权,文章阐述了合成生物学在军事和国防安全领域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军队医学院校开展军事合成生物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并对军事合成生物学的学科建设路径进行了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的颁布为加强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如何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成为了医院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总结了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加强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的相关举措,并对管理中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了下一步的改进方向,以期为综合性医院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注射笔针头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内科病房使用胰岛素注射笔针头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221例患者中76.47%的使用者未按要求做到针头“一针一换”;平均注射6.47次后更换针头;46.15%的患者感觉注射增加疼痛感;10.27%的患者注射部位出现硬结,6.79%的患者注射部位出现红肿;39.37%的患者发现未按要求更换针头注射时针头出现弯曲,10.41%出现倒钩;69.23%认为更换针头费时费力、非常麻烦,47.06%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一针一换”,44.34%患者认为更换针头带来经济压力,42.53%认为未按要求更换针头与未接受宣教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笔针头重复使用现状仍较严峻,针头重复使用增加患者注射疼痛并带来皮肤损害,影响药物吸收,主要与未进行全面深入的健康宣教及针头费用高昂相关,患者对重复使用针头的危害缺乏深刻理解,导致重视程度和依从性较低,影响治疗效果和舒适度。临床中应加强多形式个体化的宣教,促进患者知信行统一,增强依从性,提高血糖达标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目的 研发基于药学知识库的互联网医院合理用药系统,推进互联网医院处方审核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利用智云健康平台海量数据和医学知识图谱等技术,通过对抗生素处方流转过程中涵盖的合规性和合理性字段设定不同阈值,实现自动化智能监管与预警。随机抽取合理用药系统应用前后的抗生素处方,分析对比处方拦截次数、医嘱开具及审方时间。结果 通过对抗生素的规则管理和流程设计,应用合理用药系统审核后,抗生素处方的平均拦截次数由19.53次降至5.73次,医嘱开具时间与处方审核时间应用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开具合理处方效率逐渐提升,审方水平逐渐提高。结论 建立的该系统能辅助互联网医院简化医患操作环节,提高了医生及药师线上审方效率和抗生素的安全合理使用。符合法规要求对线上线下诊疗行为的统一监管。同时可有效预防不合理用药及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作为在线医疗和药学服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适合在互联网场景推广应用。
目的 探究有氧运动的延续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海军特色医学中心肾脏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氧运动的延续护理,利用微信沟通、档案建立及有氧运动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3个月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症状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组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乏力、瘙痒、皮肤干燥、入睡困难、口干得分等症状及总分均下降(P<0.05)。结论 有氧运动的延续护理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症状。医疗单位可开展有氧运动的延续护理,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 探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三亚市中医院收治的11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疗效、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免疫功能(CD3+、CD4+及CD4+/CD8+)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2、4周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66.07%vs.46.43%)、(94.64%vs. 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2、4周的UAS评分、DLQI评分、IL-4、Ig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NF-γ、CD3+、CD4+、CD4+/CD8+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2、4周的UAS评分、DLQI评分、IL-4、IgE水平均呈降低趋势,INF-γ、CD3+、CD4+、CD4+/CD8+值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7.14%vs. 2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P<0.05)。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可有效提高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并调节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目的 回顾总结甲状旁腺全切除加自体前臂移植术(total parathyoidectomy with autoteansplantation,tPTX+AT)对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短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行tPTX+AT的28例尿毒症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28例患者平均年龄50岁,平均透析龄72个月,其中血透18例,腹透7例,腹透改血透3例。对比患者术前、术后以及随访期间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钙、血磷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术后患者随访时间最长者为18个月,故以6个月为界分为短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 28例中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切口感染、出血情况;2例出现一过性声音低钝,经保守治疗后恢复正常;以手术后iPTH下降水平大于术前50%为手术成功标准,28例中失败1例,其余27例术后iPTH、血磷水平明显下降(P<0.05),成功率96.4%(27/28)。手术成功后iPTH水平再次升高>600 pg/ml且伴有骨痛、皮肤瘙痒等症状被定义为复发。共2例(2/27)复发,复发率7.4%;其中短期随访(6个月以内)中1例复发,20例远期随访(6~18个月,中位数12个月)中,1例复发,其余19例未见复发;术后iPTH较手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甲状旁腺全切除加自体前臂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甲性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其短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可靠,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代谢紊乱症状。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二胎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产妇生育三胎意愿。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临沂市中心医院分娩的842例二胎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年龄分为适龄组(<35岁,566例),高孕龄组(35~40岁,192例),超高孕龄组(>40岁,84例),统计所有产妇妊娠结局,分析影响不同年龄二胎产妇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并对所有产妇进行三胎生育意愿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产妇三胎生育意愿的因素。结果 超高孕龄组产妇剖宫产、早产、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围产儿死亡及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适龄组(P<0.05)。超高孕龄组产妇多次流产、不良生育史、瘢痕子宫、肥胖及心理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适龄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心理焦虑及抑郁、肥胖与高孕龄呈正相关(r=0.252、0.18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35~40岁、年龄>40岁、本次分娩方式、现有2男为生育三胎意愿的危险因素(OR=1.952、17.652、2.613、2.545),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月收入5 000~<1万元、月收入1万~2万元、月收入>2万元、户籍所在地、本次妊娠合并症、现有2女为生育三胎意愿的保护因素(OR=0.243、0.148、0.356、0.332、0.190、0.314、0.169、0.238)。结论 高孕龄产妇的妊娠结局较差,多次流产、不良生育史、瘢痕子宫、肥胖及心理忧郁或焦虑是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且产妇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户籍所在地、本次分娩方式、本次是否伴妊娠合并症及现有子女为三胎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
目的 对比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接受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与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肾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有效率、手术情况、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炎性因子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均达到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9%。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3天,观察组的疼痛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介素-6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均更低(P<0.05)。观察组无术后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增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用于治疗肾结核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效果无差异,均能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并在减轻术后疼痛感、减少术后炎性因子渗出、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加快术后康复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方面效果更显著。
<正>《海军医学杂志》是海军军医大学主管、海军特色医学中心主办的医学综合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本刊办刊宗旨:贯彻国家和军队卫生工作方针,坚持面向部队,突出海军特色,促进海军军事医学和临床医学学术交流,推动海军医学科技发展,提高海军卫勤保障能力,为增强部队战斗力服务。常设栏目有军事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正>作者在投稿时,应在研究方法中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置信区间。对于符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应采用M(QR)方式表达,
现代战争中,海战眼外伤的比例呈现增加的趋势。海战眼外伤有别于陆战伤,伤员抢救的黄金时间大幅缩短,治疗方案也更为复杂。眼部结构复杂而精细,视功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官兵的生活质量。这对海军军医,尤其是作战一线的基层军医的眼科救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挑战。笔者通过调研,总结分析了海军军医眼科专业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
医疗纠纷是医疗行业的痛点,也是医院管理的难点。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积极探索管理创新,通过打造专业管理团队、构建严密制度体系、前移关口预防为先、发挥专家资源优势和坚持依法合规调处等系列举措,促进医院健康稳定发展。
目的 探讨南沙岛礁某医院特殊环境下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护理要点,为提高内镜检查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94例内镜检查患者,实施术前心理疏导、多途径健康教育,术中严密配合,术后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结果 94例患者中91例一次性进镜检查成功,1例行胃镜患者因剧烈恶心、呕吐而行二次进镜,2例行肠镜患者肠道准备欠佳而行二次进镜。检查结果中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发病率较高(24.36%),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odenum ulcer,DU)发病率(20.51%)高于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发病率(3.85%),消化道异物检出率较高(4.3%)。内镜平均洗消时间缩短为30 min,实现当日就诊当日完成胃镜及急诊胃镜检查。结论 重视岛礁患者的术前宣教,术中做好操作配合,加强人文关怀,可有效提高内镜检查的成功率;PU及消化道异物在岛礁官兵中发病率较高;配置内镜专科护士,提高消化内镜诊疗效率,同时将感控洗消培训纳入任务前培训必修课,对提高岛礁卫勤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了解军队非现役文职护士参加护理备战练兵比武的体验,使管理者能够根据非现役文职护士身心体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培训,以不断提升非现役文职护士的军事护理核心保障能力。方法 2019年7月,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3所军队医院参加2019年度护理备战练兵比武的14名文职护士进行访谈研究,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形成主题。结果 主要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是自我超越、归属感、坚毅品质和高压力。结论 护理备战练兵比武显著提升了文职护士的战救能力和归属感,磨练了其坚毅的品质,但是也发现少部分人员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需要管理者予以关注并及时疏导。
目的 分析军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军人肿瘤患者的医疗保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1日收治的14例(99例次)军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基本特征以及临床资料等信息。结果 14例恶性肿瘤军人患者中,男性9人,女性5人,平均年龄55.14岁。各类型肿瘤化疗例次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黑色素瘤(33例次)、乳腺癌(25例次)、胃癌(20例次)、鼻咽癌(12例次)、胰腺癌(3例次)、肺癌(2例次)、膀胱癌(2例次)、结肠癌(1例次)和空肠恶性肿瘤(1例次)。结论 对于50岁以上的军人加强肿瘤防治的科普和体检,在发现肿瘤时早诊断早治疗,综合多种治疗措施为军人医疗保障提供最佳选择。
目的 探究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early essential newborn care,EENC)对剖宫产术后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6月阜阳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2例,最终纳入试验的患者为9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比较新生儿返回病房后不同时间点的体温、行为状态、体重、脐带脱落时间、脐带感染率及眼部感染率。结果 研究组返回病房后30、60、90 min体温高于对照组[(36.39±0.14)℃与(36.19±0.15)℃,(36.70±0.12)℃与(36.30±0.15)℃,(37.09±0.14)℃与(36.40±0.16)℃];研究组新生儿出生3d内的行为状况维度评分[(3.68±1.13)分、(3.51±0.81)分、(3.38±1.02)分]均低于对照组[(4.56±0.88)分、(4.53±1.23)分、(4.72±1.25)分],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母乳喂养评估量表(IBFAT)中扎根能力维度、哺乳意愿维度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3 d体重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脐带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10.32±3.77)d与(15.04±5.39)d,(P<0.05)],2组脐部感染率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眼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能够使剖宫产术后新生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行为状态更平稳,同时促进脐带脱落,减少脐部和眼部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母乳喂养成功启动。
<正>1患者病历资料某患者,男,57岁,因反复烧心反酸、上腹部胀痛半年余于2021年5月6日就诊于某医院。查体显示:体温36.2℃,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0 mmHg,心肺听诊(-);腹部触诊:上腹部压痛(+);辅助检查结果:血常规、心电图未见异常;胃镜报告显示:反流性食道炎,慢性胃炎。医生结合病史及检查结果给予口服艾司奥美拉唑20 mg,2次/d;聚普瑞锌颗粒75 mg,2次/d。患者回家口服聚普瑞锌颗粒75 mg,约20 min后,开始出现心悸、胸闷、气短,伴有皮肤瘙痒,继而出现面部潮红,躯干及四肢出现散在片状斑丘疹。随即患者就近前往医院就诊。
目的 为提高医院药品信息核对效率,利用Excel软件创建医院药品信息批量核对方法。方法 针对医院药品采购监管、《药品目录》管理、医保目录变更维护等工作特点,综合运用Excel软件中数据定位功能、“&”连接符、Countif函数等,创建对应的核对方法,实现药品信息批量核对,并总结注意事项及应对措施。结果 运用该方法后,能大幅度提高核对效率。结论 由Excel软件开发创建的大批量药品信息数据核对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软件普及、完全免费、结果可靠等特点,适合医院药品信息及其他领域批量信息数据的处理工作。
目的 探讨面弓和哥特式弓在咬合关系不稳定的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就诊的咬合关系不稳定的无牙颌患者62例,依照修复过程中水平颌位关系确认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20例采用直接咬合法确认水平颌位关系,观察A组21例采用哥特式弓描记法确认水平颌位关系,观察B组21例采用哥特式弓描记法与面弓转移颌位关系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比较3组覆合变量、覆盖变量、咀嚼效率、患者满意度、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14(OHIP-14)评分。结果 调颌后3组覆合变量、覆盖变量均降低,且观察B组低于观察A组和对照组(P<0.05);修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3组咀嚼效率逐渐升高,且观察B组高于观察A组和对照组(P<0.05);修复后观察B组咀嚼功能和舒适度优于观察A组和对照组(P<0.05);3组口腔疼痛、心理状态、身体机能及OHIP-14总评分低于修复前,且观察B组低于观察A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面弓和哥特式弓应用于咬合关系不稳定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修复,可减少覆合变量、覆盖变量,提升咀嚼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浆肌层下阑尾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8月在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行腹腔镜下浆肌层下阑尾切除术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评估患者术后24、72 h和6 d的疼痛情况。结果33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下浆肌层下阑尾切除术,全部治愈出院,无手术相关死亡。手术时间48~92 min[(62.3±5.1)min]。术中出血量10~30 ml[(19.2±2.3)ml]。住院时间6~18 d,平均7.6 d。患者术后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6例,经保守治疗后缓解。患者无切口感染、粪漏、腹腔内出血、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患者术后疼痛反应轻,不需应用吗啡类止痛药。结论 腹腔镜下浆肌层下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为阑尾异常肿胀和阑尾粘连严重的困难阑尾切除术提供一种可靠的微创治疗手术方式。
我军历来重视战斗减员预计的研究,构建了集团军山地进攻作战减员预计模型、城市进攻战斗减员模拟预计模型等经典模型,但是相比外军尤其是美军仍然存在差距。笔者着眼现代战争特点,结合当前我军的主要战斗减员预计模型,从影响因素、数据挖掘、模型构建等方面分析我军战斗减员预计存在的难点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后续战斗减员预计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胜任特征是人力资源管理和管理心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军事人员胜任特征及胜任特征模型是部队科学选拔与分类各兵种、各工作岗位军事人员并进行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简要介绍了胜任特征及胜任特征模型,总结分析我军军事人员胜任特征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相关研究的方向提出一些建议,为我军科学进行“选兵、分兵与练兵”及推进我军人才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提供参考。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除了累及皮肤、关节外,还常伴有其他系统共病。目前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作为一种复杂的系统性疾病,其合并的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肿瘤、自身免疫相关疾病对银屑病的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影响,尤其是恶性肿瘤性疾病。有文献报道合并血液病的银屑病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后,患者银屑病损害同时获得缓解。但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类型不同,银屑病缓解程度及缓解持续时间也有所差异。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银屑病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正>本刊是面向军队医疗卫生系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由海军军医大学主管,海军特色医学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统计源期刊,曾获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奖,上海市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上海市高校最佳进步科技期刊奖等。欢迎军地医疗卫生系统的科研、临床、教学工作者及相关人士踊跃为本刊撰稿。